〖中医药文化〗
龙胆泻肝栀芩柴,,,
木通车前泽泻偕,,,
生地当归与甘草,,,
肝胆实火湿热排。。。。。
『组方』
龙胆泻肝汤是一首临床疗效确凿,,,应用普遍的经典名方。。。。。由龙胆、柴胡、黄芩、栀子(炒)、泽泻、木通(川木通或通草取代)、车前子(盐炒)、当归(酒炒)、生地黄、生甘草十味中药组成。。。。。用于治疗肝胆湿热,,,头晕目赤,,,耳鸣耳聋,,,胁痛口苦,,,尿赤,,,湿热带下。。。。。
『药性剖析』
1.龙胆草--清肝明目、健胃消食、利咽宁肺、收敛止汗。。。。。
2.栀子--泻火除烦、清利湿热、凉血解毒、消肿止痛。。。。。
3.黄芩--清热泻火、燥湿解毒、凉血止血、除热安胎。。。。。
4.泽泻--利水渗湿、泄热通淋。。。。。
5.木通--清热利尿通淋、活血通脉、通经下乳。。。。。
6.车前子--清热利尿通淋、渗湿止泻、清肝明目、清肺化痰。。。。。
7.当归--补血活血、调经止痛、润燥润肠。。。。。
8.生地黄--清热凉血、养阴生津润燥。。。。。
9.柴胡--解表退热、疏肝解郁、升阳举陷。。。。。
10.甘草--缓急止痛、益气和中、润肺祛痰止咳、解毒、协调诸药。。。。。
『配伍特点』
君药:龙胆草大苦大寒,,,归肝、胆经,,,清热燥湿,,,既泻肝胆实火,,,又祛肝经湿热。。。。。
臣药:黄芩、山栀协助龙胆草清热祛湿、导热下行。。。。。木通苦寒利水、清心火、下泄小肠热,,,泽泻甘寒,,,善泄下焦湿热,,,车前子甘寒利水通淋,,,三药配伍,,,可增强清热利湿之力,,,导怒气、湿热下行,,,使之从小便而解。。。。。
佐药:配伍生地、当归养血益阴,,,使邪去而阴血不伤,,,滋阴以制约怒气。。。。。
使药:佐使柴胡愉快肝胆之气,,,令郁火可散,,,并能引诸药归肝胆之经。。。。。生甘草清热解毒、协调诸药。。。。。
『生长历史』
金代李杲《兰室秘藏》卷下最早纪录了龙胆泻肝汤,,,用于治疗阴部复热痒及臊臭。。。。。
《校注妇人良方》卷二十四中纪录治疗肝经湿热、两拗肿痛,,,或腹中疼痛,,,或小便涩滞等症。。。。。龙胆草酒拌炒黄、泽泻各一钱,,,车前子炒、木通、生地黄酒拌、当归酒拌、山栀炒、黄芩炒、甘草各五分。。。。。
后被《医方集解》所引用,,,普遍应用在临床中。。。。。厥后泛起的龙胆泻肝汤是后世诸医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创立的。。。。。
『衍生方子』
1.七味龙胆泻肝汤出自《景岳全书》:“柴胡梢泽泻各3克车前子 木通各1.5克生地黄 当归梢 草龙胆各9克”,,,主治肝经实火上攻而成喉口热疮;;;;;;肝经湿热下注所致小便涩痛,,,阴部热痒及臊臭。。。。。
2.《竹林女科证治》中龙胆草5分(酒炒),,,人参5分,,,天冬5分(去心),,,甘草5分,,,黄连5分(炒),,,栀子5分(炒),,,知母5分,,,黄芩7分,,,柴胡1钱,,,五味子3分。。。。。主要治疗暴怒伤肝而动火,,,产户不闭者。。。。。
3.《医略六书》纪录的龙胆泻肝汤:龙胆草1钱,,,软柴胡5分,,,小青皮1钱半(炒),,,怀生地5钱,,,车前子3钱(炒),,,全当归2钱,,,黑山栀1钱半(炒),,,鲜生姜1片。。。。。治疗肝胆火逆,,,面肿连颐,,,脉数者。。。。。
4.《外科全生集》的类方组成是龙胆草2钱,,,归尾2钱,,,银花1钱半,,,花粉1钱半,,,连翘1钱半,,,黄芩1钱半,,,丹皮1钱,,,防风1钱,,,木通1钱,,,知母1钱,,,甘草1钱。。。。。治疗泻怒气,,,解毒。。。。。
『现代顺应症』
本方治疗顽固性偏头痛、头部湿疹、高血压、急性结膜炎、虹膜睫状体炎、外耳道疖肿、鼻炎、急性黄疸性肝炎、急性胆囊炎以及泌尿生殖系炎症、急性肾盂肾炎、急性膀胱炎、尿道炎、外阴炎、睾丸炎、腹股沟淋巴腺炎、急性盆腔炎、带状疱疹等病,,,凡属肝经实火湿热者均有良效。。。。。
『药品禁忌』
(1)忌服温补性药物。。。。。
(2)忌辛辣刺激等食物。。。。。
(3)方中药多苦寒,,,易伤脾胃,,,故对脾胃虚寒和阴虚阳亢之证皆非所宜。。。。。
(4)孕妇忌服。。。。。晚年、体弱、大便溏软者慎用。。。。。
祝好朋侪喜居宝地千年旺,,,福照家门万事兴!
〖中医药文化〗
龙胆泻肝栀芩柴,,,
木通车前泽泻偕,,,
生地当归与甘草,,,
肝胆实火湿热排。。。。。
『组方』
龙胆泻肝汤是一首临床疗效确凿,,,应用普遍的经典名方。。。。。由龙胆、柴胡、黄芩、栀子(炒)、泽泻、木通(川木通或通草取代)、车前子(盐炒)、当归(酒炒)、生地黄、生甘草十味中药组成。。。。。用于治疗肝胆湿热,,,头晕目赤,,,耳鸣耳聋,,,胁痛口苦,,,尿赤,,,湿热带下。。。。。
『药性剖析』
1.龙胆草--清肝明目、健胃消食、利咽宁肺、收敛止汗。。。。。
2.栀子--泻火除烦、清利湿热、凉血解毒、消肿止痛。。。。。
3.黄芩--清热泻火、燥湿解毒、凉血止血、除热安胎。。。。。
4.泽泻--利水渗湿、泄热通淋。。。。。
5.木通--清热利尿通淋、活血通脉、通经下乳。。。。。
6.车前子--清热利尿通淋、渗湿止泻、清肝明目、清肺化痰。。。。。
7.当归--补血活血、调经止痛、润燥润肠。。。。。
8.生地黄--清热凉血、养阴生津润燥。。。。。
9.柴胡--解表退热、疏肝解郁、升阳举陷。。。。。
10.甘草--缓急止痛、益气和中、润肺祛痰止咳、解毒、协调诸药。。。。。
『配伍特点』
君药:龙胆草大苦大寒,,,归肝、胆经,,,清热燥湿,,,既泻肝胆实火,,,又祛肝经湿热。。。。。
臣药:黄芩、山栀协助龙胆草清热祛湿、导热下行。。。。。木通苦寒利水、清心火、下泄小肠热,,,泽泻甘寒,,,善泄下焦湿热,,,车前子甘寒利水通淋,,,三药配伍,,,可增强清热利湿之力,,,导怒气、湿热下行,,,使之从小便而解。。。。。
佐药:配伍生地、当归养血益阴,,,使邪去而阴血不伤,,,滋阴以制约怒气。。。。。
使药:佐使柴胡愉快肝胆之气,,,令郁火可散,,,并能引诸药归肝胆之经。。。。。生甘草清热解毒、协调诸药。。。。。
『生长历史』
金代李杲《兰室秘藏》卷下最早纪录了龙胆泻肝汤,,,用于治疗阴部复热痒及臊臭。。。。。
《校注妇人良方》卷二十四中纪录治疗肝经湿热、两拗肿痛,,,或腹中疼痛,,,或小便涩滞等症。。。。。龙胆草酒拌炒黄、泽泻各一钱,,,车前子炒、木通、生地黄酒拌、当归酒拌、山栀炒、黄芩炒、甘草各五分。。。。。
后被《医方集解》所引用,,,普遍应用在临床中。。。。。厥后泛起的龙胆泻肝汤是后世诸医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创立的。。。。。
『衍生方子』
1.七味龙胆泻肝汤出自《景岳全书》:“柴胡梢泽泻各3克车前子 木通各1.5克生地黄 当归梢 草龙胆各9克”,,,主治肝经实火上攻而成喉口热疮;;;;;;肝经湿热下注所致小便涩痛,,,阴部热痒及臊臭。。。。。
2.《竹林女科证治》中龙胆草5分(酒炒),,,人参5分,,,天冬5分(去心),,,甘草5分,,,黄连5分(炒),,,栀子5分(炒),,,知母5分,,,黄芩7分,,,柴胡1钱,,,五味子3分。。。。。主要治疗暴怒伤肝而动火,,,产户不闭者。。。。。
3.《医略六书》纪录的龙胆泻肝汤:龙胆草1钱,,,软柴胡5分,,,小青皮1钱半(炒),,,怀生地5钱,,,车前子3钱(炒),,,全当归2钱,,,黑山栀1钱半(炒),,,鲜生姜1片。。。。。治疗肝胆火逆,,,面肿连颐,,,脉数者。。。。。
4.《外科全生集》的类方组成是龙胆草2钱,,,归尾2钱,,,银花1钱半,,,花粉1钱半,,,连翘1钱半,,,黄芩1钱半,,,丹皮1钱,,,防风1钱,,,木通1钱,,,知母1钱,,,甘草1钱。。。。。治疗泻怒气,,,解毒。。。。。
『现代顺应症』
本方治疗顽固性偏头痛、头部湿疹、高血压、急性结膜炎、虹膜睫状体炎、外耳道疖肿、鼻炎、急性黄疸性肝炎、急性胆囊炎以及泌尿生殖系炎症、急性肾盂肾炎、急性膀胱炎、尿道炎、外阴炎、睾丸炎、腹股沟淋巴腺炎、急性盆腔炎、带状疱疹等病,,,凡属肝经实火湿热者均有良效。。。。。
『药品禁忌』
(1)忌服温补性药物。。。。。
(2)忌辛辣刺激等食物。。。。。
(3)方中药多苦寒,,,易伤脾胃,,,故对脾胃虚寒和阴虚阳亢之证皆非所宜。。。。。
(4)孕妇忌服。。。。。晚年、体弱、大便溏软者慎用。。。。。
祝好朋侪喜居宝地千年旺,,,福照家门万事兴!
